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簡介
白馬非馬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人邏輯學家公孫龍提出的一個邏輯問題。
戰國末期,我國有個人叫公孫龍,以“白馬非馬”論名揚天下。有一次,他牽著一匹白馬出關。那時因常常打仗,馬是不許出關的。把關人對他說:“公孫先生,請把你的馬留下來,法令是不許馬出關去的”公孫龍說,“嘿!我牽的是白馬,不是馬!馬和白馬是兩碼事?!卑殃P人問他:“白馬怎么不是馬呢?”公孫龍回答逍:“馬是指馬的形狀,白馬指馬的顏色,顏色不等于形狀,所以白馬不等于馬啰?!彼掳殃P人還不明白,又解釋道:“買馬,當然買什么馬都可以,不拘黃馬、黑馬。買白馬那就不同了,非買白馬不可,可見白馬非馬?!眰髡f把關人說不過他,只好放他出關。
其實,首創“白馬非馬”論的不是公孫龍,而是公孫龍的前輩兒說。他在齊國稷下學宮的大辯論中,折服了所有的論敵。但是有一次,他騎一匹白馬出關,把關的士兵要他交銷馬的關稅。兌說不想交納,搬出他那套“白馬非馬”論進行辯解。但守關的士兵不買帳,不讓出關。兒說無可奈何,只得照章交了關稅。
顯然,公孫龍和兒說把白馬和馬的關系弄錯了。白馬和馬的關系是個別和一般的關系。個別是指單個的、特殊的事物,又指事物的個性。一般是指許多個別事物所誠的一類事物,又指事物的共性。
本文標簽:水滸一百單八將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sxqrz.com - 湘ICP備17018394號-1 - 郵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網安備 431222020001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