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及四大名著的作者簡介
張角發起了東漢末年著名的黃巾大起義,直接動搖了東漢的統治,張角是哪里人?張角最后又是怎么死的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張角是我國東漢末黃巾起義領袖。鉅鹿(河北平鄉西南)人,出生時間不詳。在農民災難深重的冀州一帶流傳著太平道。太平道也和五斗米道一樣,用符水治病,令信道者在靜室叩頭“思過”,作為組織群眾的手段。但它吸取了東漢后期農民起義利用五行說的策略傳統,提出變革天命主張。太平道領袖是巨鹿(河北平鄉)人張角。他自稱“大賢良師”,派弟子八人到各州郡傳道。太平道被苦難人視為救星,十多年信道者增至數十萬,遍于靑(今魯西北、膠東)、徐(今魯南、江蘇)、幽(今北京、冀東、遼寧)、冀(今冀中以南)、荊(今湖北、湖南)、揚(蘇南、皖南、浙、贛、閩)、兗(今豫東、魯西)、激(河南、皖北)等八州之地,全國各地
五斗米道教是東漢形成的,那么五斗米道教是誰創立的?五斗米道的特色又是什么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隨著人民反抗斗爭的開展,斗爭方式也更加發展。東漢后期的武裝起義,大都利用陰陽五行說作為思想武器。光武帝劉秀以火德自命,起義者則利用五行相生或相勝的道理,指明東漢王朝必然走向滅亡。在九江起義的馬勉,就以黃(土德)為服色,以表明用土德代替火德(五行相生);華孟起義則自稱黑帝(水德),以表示水能克火,東漢定遭厄運。這些反映人民反抗要求的陰陽五行觀,以及當時流傳的“黃老道”,都反映出人民在反抗斗爭中利用它們作為思想工具。順帝時,瑯琊人宮崇(方士)手中傳出一部書,稱《太平清領書》。此書雖已被封建統治者毀掉,但還可以從<后漢書?襄楷傳>和<道藏?太平經>中看到一點輪廓?!短浇洝?/p>
張讓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十常侍之首。后來暗殺了大將軍何進,但是自己最后也被被袁紹追殺時投河自殺??梢哉f正是由于張讓為首的十常侍亂亂政,也有了后來的三國時代。那么張讓是如何死的了?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張讓潁川(今河南禹縣)人。幼年時便凈身人宮,東漢后期臭名昭著的宦官。十常侍之首。繼子為張奉,兒媳為何皇后之妹。東漢王朝漢和帝時,發展到了全盛的頂點。和帝一死,安帝上臺,東漢政權很快走向腐敗了。張讓潁川(今河南禹縣)人。幼年時便凈身人宮,東漢后期臭名昭著的宦官。東漢王朝漢和帝時,發展到了全盛的頂點。和帝一死,安帝上臺,東漢政權很快走向腐敗了。自漢章帝以來,每位皇帝都是幼年或少年即位;每一朝代開始時,總要由皇太后臨朝稱制。由于那些年輕的皇太后,拘于禮法,不便直接接觸朝臣,她們要掌握國家大權
一日千里這個成語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了,又是出自哪里了,有興趣了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一日千里這句成語最早出自《荀子?修身>,"夫驥一日而千里,駑(奴)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币蝗涨Ю镌格R跑得很快。在<后漢書?王允傳》中也有一日千里這個成語:“同郡郭林宗嘗見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一日千里的故事,東漢王允的故事據(后漢書?王允傳>載:王允是東漢時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字子師。漢獻帝時,任司徒(官名)。東漢末年時的皇帝只是一個傀儡,董卓專權,挾持了獻帝,荒淫無恥,兇暴殘忍,整個朝廷弄得烏煙瘴氣。王允表面上附和董卓,而暗中結交呂布密謀誅殺了董卓,但是執意殺害名士蔡邕而大失民心,而且王允也不愿意寬恕董卓的余黨,從而導致了董卓余黨的反撲,至使長安失守
姜維是三國演義中蜀漢后期是國重要的將領,姜維生于公元202年,死于公元264年,姜維原來是曹操手下天水郡的中郎將,后來被諸葛亮收服,這才來到了蜀漢,深受諸葛亮的看重,在諸葛亮死后,姜維就成為了蜀漢的第一的軍事將領,并且先后進行了11次伐魏。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最后,司馬昭滅掉蜀漢時,姜維在劍閣防守鍾會。但是沒有想到鄧艾出奇兵,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導致后主劉禪降魏,蜀漢滅亡。那么最后姜維怎么死的?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三國演義姜維的故事簡介。諸葛亮知收姜維天水關天水關是隴中黃土高原,秦嶺山地和六盤山山地這間的一處戰略要地。在三國時期,天水關處于曹操與劉備割據的軍事要地,一直是雙方爭奪的焦點之一。在關羽失了荊州之后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公元228年,諸葛亮率大軍北伐,攻下了祁山,取得到安定,南安二郡
馬超就三國時著名的武將之一,與關羽,張飛等人一起被稱為蜀漢的五虎上將,可見其武力之高,據歷史記載,馬超生于公元176年,死于公元222年,那么馬超是怎么死的了?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五虎上將之一馬超。馬超小檔案時代東漢→三國主君馬騰→漢獻帝→張魯→劉備姓馬名超姓名馬超字孟起封爵斄鄉侯封地斄鄉縣籍貫右扶風茂陵出生176年逝世222年謚號威侯馬超字孟起,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將馬超與關羽、張飛、黃忠、趙云合為一傳(《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而在四大名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這五人被稱為五虎上將,從而被世人所熟知。馬超出生于軍事世家,《三國志》裴注引用《典略》注其遠祖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馬超祖父曾任蘭干縣尉,后因失官而留在隴西,家境貧困,于是娶羌族女子為妻,生下馬超的父親馬
好好先生也是一個成語哦,那么好好先生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了,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水鏡先生司馬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關于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故事。好好先生的出處明.馮夢龍《古今談概》:“后漢司馬徽不談人短,與人語美惡皆言‘好’。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腥俗躁愖铀?,答曰:‘大好?!挢熤?‘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聞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焙煤孟壬囊馑贾甘欠遣环?,誰也不敢得罪,但求相安無事的人。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故事東漢末年,有個潁川人叫司馬徽,字德操,很善于識別人才。他長期居住在荊州,曾向劉備推薦過諸葛亮、龐統等人,都是當時第一流的人才。但是,由于當時社會很黑暗,政治斗爭十分尖銳復雜,他表面上就裝得很糊涂,別人無論和他講什么事,不管是好是歹,他都回答說“好”。有一天,他
東漢末年的宦官與外戚的斗爭最終導致了東漢朝廷的被宦官把持,這也才有了后來的三國時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東漢宦官與外戚的斗爭與黨錮之禍的故事。東漢時期,外戚和宦官的斗爭,大體說來,從永元元年(89年)到延菸二年(159年)是外戚占優勢的時期。從延熹二年以后到中平六年089年)是宦官獨占政權的時期。外戚和宦官的斗爭,顯著的有四次。第一次是和帝和宦官與外戚竇憲的斗爭。這次斗爭是和帝與宦官鄭眾等合謀,把專權的外戚、章帝竇皇后哥哥竇憲殺掉。從此,宦官開始參與朝政。第二次是安帝和宦宮與外戚的斗爭。第三次是順帝和宦官與外戚閻顯的斗爭。第四次是桓帝和宦官與外戚梁冀的斗爭。梁貿專權,是外戚勢力發展的頂峰?;傅酆突鹿賳纬任迦撕现\,把梁冀及其黨羽一網打盡。從這以后,政權完全落入宦官手里,一直到光熹元年(189
曹操,劉備,孫權都一代英雄,但是這三個人最后都沒有統一三國,甚至三個建立的魏蜀吳也沒有統一天下,反倒是被司馬家建立的西晉一統天下,下面就介紹一下三國最后誰統一天下?西晉是如何統一三國的?曹魏后期,司馬懿父子掌捤了大權。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馬昭派三路大軍攻打蜀國。魏將鄧艾以奇兵出陰平道(今甘肅文縣西北)南下攻占江油(今四川江油)、綿竹(今四川德陽),進逼成都,迫使劉禪投降,蜀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馬炎廢掉曹奐(hudn),當了皇帝,是為晉武帝,國號晉,都洛陽,歷史上叫作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西晉分六路大軍伐吳,水陸并進。太康元年(280年〉三月,攻破建業,孫皓被迫投降,吳亡。至此,中國又歸于統一。西晉就如何統一的具體過程:曹魏后期,司馬昭為了建立赫赫軍功,做好篡奪準備,
曹操曾經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曹操對于孫權的評價還是很高的,那么歷史上真實的江東孫權在政治經濟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江東孫權,依靠父兄之業,在江南地區建立起統治。孫權也是三國時代頗有才能的封建統治者,曹操曾經夸獎他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字仲謀)”。他主要依靠江南大族進行統治。吳的農業和手工業都相當發達。由于山越人民的大量出山和北方人民在軍閥混戰時期的大貴南移,為江南的經濟發展補充了動勞力和提供了進步的技術條件,從而使江南地區的耕地面積得到擴大,糧食產量得到提高。同時為了適應海上交通和長江水戰的需要,吳國的造船業也相當發達。他曾多次派逍萬人船隊北上遼東半島,南到海南島、臺灣等地,進一步密切了我國沿海島嶼和臺灣同大陸的聯系。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sxqrz.com - 湘ICP備17018394號-1 - 郵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網安備 431222020001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