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歷史常識 ? 正文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韓愈,柳宗元都是其中之一

688 人參與  2022年01月30日 10:32  分類 : 歷史常識  評論

唐宋八大家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要說清楚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可能能全說清的就不多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韓愈,柳宗元都是其中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時期的八個散文代表作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這一稱號出自明代散文家茅坤所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書,但茅坤的這個提法并不是自己的獨創,而是有淵源的。遠在明初,朱右已采錄韓、柳、歐、曾、王、三蘇的作品編為《八先生文集》,這是把唐宋八個散文作家合稱的最早說法。以后到了明代中葉,散文家康順之在他所賽的《文編》中,除收錄《左傳》、《國語〉〉、《史記〉〉等古文外,唐宋兩代也只選取韓、柳、歐、三蘇、曾、王的文章,進一步肯定了唐宋八家的地位。稍后的茅坤,最敬崇唐順之,文學主張也和唐相似,就在《文編》的基礎上,編纂《唐宋八大家文鈔》,正式地提出了“唐宋八大家”的名稱。由于這書刊行以后,“家弦戶誦”①、“盛行海內”②,得到廣泛傳播,因此“唐宋八大家”的稱號就一直流行至今。

“唐宋八大家”這一稱號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當時文學斗爭的產物,是為了表達一種散文主張而提出來的。

明代中葉,文壇上掀起了以李夢陽、何景明和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前后七子的復古運動。他們在散文方面主張“文必秦漢”,認為文章越古越好,秦漢以后無文。和這種是古非今的文學發展觀相聯系,他們在創作上提倡丙襲模仿,法古擬古,如李夢陽提出作文要象寫宇蓽臨古帖一樣來模擬古人的作品。這股盲目尊古擬古的形式主義逆流,完全扼殺了創作的生命,阻礙了散文的健康發展,因而在當時和后世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在“前七子”“后七子”之間出現的“唐宋派”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等之間出現的“唐宋派”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等人,就是這樣的一個反對派。他們以推崇唐宋古文,強調文章要有“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滅之見”,來和前后七子“文必秦漢”的擬古主張相對立。唐順之纂《文編》,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標榜唐宋八家的古文,就是他們反對前后七子復古運動的一個具體措施。其目的是舉出學習典范,揭示入門軌涂,更好地推廣唐宋古文,為貫徹其散文主張服務。正因為如此,“唐宋八大家”作為一個流派所標榜的稱號,和“唐宋派”整個散文主張一樣,既有其反對前后七子復古運動的進步性,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本文標簽:歷史常識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 2007-2017四大名著 - www.sxqrz.com - 湘ICP備17018394號-1 - 郵箱: [email protected]

湘公網安備 43122202000179號

最近更新的手机中文字幕大全_亚洲日本一卡2卡3卡4卡_中文字幕无限2021_毛片不卡无码免费大全